• 消息
  • 解析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及硬件机制问题
发布时间:2016/02/19

解析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及硬件机制问题

一、硬件问题

【核心零部件成本限制中国机器人竞争力】

从机器人成本来看,机体的机械结构约占30%,50%以上的零部件来自伺服系统和减速机等关键部件,它们决定了产品的性能、质量和价格。但目前国产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,成本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,特别是核心零部件减速机。国内企业采购减速机的价格是国外企业价格的近5倍。

【母机瓶颈】

大多数新兴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还没有达到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老牌工业国家的水平。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正在创造一条“越来越低”的抛物线。机床行业是工业的母机行业,机床行业质变的最终考验是“技术上的半步制造工业”,从而满足大多数行业的下游加工需求。日本的机床大约用了15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个过程,而一旦完成,日本的装备制造业相当于拥有了整个制造业的火车头。

 

二、问题发生机理:

【创造产业不能靠补贴】

目前,我国企业对购买机器人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,以促进机器人在传统行业的广泛应用,这种弊端是显而易见的:首先,由于国内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,在推广上存在很大的差距。一批“机器换人计划”缺乏足够的竞争力,反而被边缘化,进一步挤压国内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;二是由于机器换人计划与本土机器人扶持政策脱节,机器完了,本土机器人产业没有发展壮大起来;第三,机器换人模式简单粗放,没有战略性和全局性,没有看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。

三、产业发展方向:

【或许会重蹈汽车行业的覆辙?】

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仅处于中低端水平,要赶上发达国家,两三年可能还不够。但更核心的问题是产业发展方向出现问题。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也将走上汽车产业的老路: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,充其量就是一个加工基地。

【翻身机会】机器人工业2.0时代,传统核心部件将不再是“核心”,新的“核心”部件将重生。在机器人工业2.0时代,我国机器人研发应更加注重信息技术(硬件和软件)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应用。谷歌、微软、英特尔、思科等顶尖企业大量布局信息技术领域,机器人是工业2.0时代的新信号。我国需要从战略高度将机器人产业与智能制造结合起来,生产出更多有实际需求的高科技机器人产品。这样,就会形成新的优势。

【智能时代与互联网时代有本质区别】互联、导入、大数据模型塑造互联网企业成功的方式,也是智能时代最大的障碍之一。当我们被智能设备包围时,信息通过智能产品进行交换。当起点相同时,“入口”就没有意义了。智能时代与互联网时代主要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算力的国产化,即u

 

留言